业界首次!跨越1300公里,山西台x当虹x云深处,远程操控机器人直播震撼成功
8月21日下午,杭州西湖边,一只灵巧的机器狗正在北山街穿梭。它不时停下来打量西湖夏荷,甚至与路过的小朋友打招呼。过往的游客纷纷驻足拍照,好奇发问:“机器狗也能独自赏西湖?”
事实上,这只机器狗并非独自行动,它的“主人”——操控机器狗的人员,此时正在1300多公里外的山西文博会现场。
8月21日,山西广播电视台×黄河plus×当虹科技×云深处科技,联合打造了传媒业界首次跨越千里的机器狗视角实时直播。通过BlackEye Vision超远距离远程操控系统,实现了远隔千里的机器狗视角“云赏西湖”体验,10W观众线上观看,成为机器人在传媒文旅方向应用的标杆案例。
01 千里之外实时操控:机器狗丝滑响应指令
山西文博会太原现场的大屏上,画面随机器狗脚步“移步换景”:近处荷花、远处断桥,还有好奇的小朋友上前打招呼。
“能看断桥吗?让它转个弯儿。”“能看机器人和小朋友握手吗?”山西文博会现场,观众热情地发问,一旁的操控人员拿着手机“隔空”操控千里之外的机器狗进行回应。
也有山西文博会现场的观众发出忧虑:隔着1300公里,机器狗会不会因为反应不及时,一不小心掉进西湖?
确实,要让机器狗在千里之外依然“听话”,并不简单。其中,最难解决的就是“隔空”操控机器狗中的延迟问题——哪怕只有0.1秒(100ms)的滞后,都可能造成画面卡顿、指令失效,甚至导致机器狗因反应不及而发生意外。
“我们把端到端的延迟降低到了80ms以内。”当虹科技工作人员解释说,这比人类神经反应的极限延迟(约100ms)还要快20ms。正因为几乎“零延迟”,我们才能在山西文博会现场,实时操控千里之外的机器狗,行走、转身、互动,甚至与游客中的小朋友击掌打招呼。
02 西湖画面清晰呈现:离不开“视频超级压缩+画质增强”
西湖边游客如织、水波荡漾,动态场景非常复杂;山西文博会现场更是人山人海。不管是从太原到杭州的指令发送,还是杭州视频画面回传至山西文博会现场,都有巨大的带宽挑战。如果网络不够好,再美的风景也会因为卡顿影响观看体验。
但在直播中,机器狗视角的画面始终清晰、流畅,即使机器狗转身、跳动拍摄的画面,也达到了专业级播出要求。
这背后是系统基于当虹科技BlackEye多模态视听大模型,根据实时的带宽波动,大模型将高清视频流进行10-100倍的超级压缩,再通过AI画质增强算法,让画质更加接近真实环境。

03 传媒文旅应用丰富:机器人也能充当“摄像记者”
在此次直播中,千里之外的机器狗犹如一个特种机位,将机器狗的应用场景拓展到了传媒文旅方向。
当虹科技工作人员介绍,由机器人充当“摄像记者”的科幻场景正在走进现实,机器人可以代替记者来到平时难以抵达的地方“采访”,比如深入火灾、地震等特殊新闻现场带回实时直播画面,大大拓展了机器人在传媒领域的视界。
尤其是在火灾、地震等特殊新闻现场,往往已经断网、断路、断电,我们所熟知的4G、5G和Wi-Fi网络往往已无法提供实时通信。此时,BlackEye Vision会自动切换至卫星通信实现远程操控和现场报道画面回传。
同时,BlackEye Vision还具备强大的多模态处理能力——视频、音频、激光雷达点云、控制信令、文本信息都能同步传输。这意味着后端记者不仅能看到高清影像,还能通过三维空间数据感知地形起伏、障碍物距离,获得接近真实的“临场感”,从而更精准地遥控机器狗完成特殊新闻现场的报道任务。
从应急救援到工业巡检,从巡逻检查到媒体报道,机器人成为了人体的延伸。那些人类难以抵达,或需冒生命危险、付出巨大成本的任务,都有望通过BlackEye Vision超远距离远程操控系统来帮我们实现。